昨天(4月19日),**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房价、落户等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房价还会不会再涨?如何看待房地产板块的未来投资机会?
发改委:一线楼市房价过快上涨已有效控制
首先是对房价的判断,昨天发改委**司司长徐林表示,目前在中国部分一线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趋势,而且上涨步伐非常快。对房价在这些地区过快上涨,有关地方政府和城市已经采取一些措施在抑制这种势头,这个势头在某些地区已经得到有效抑制。
发改委:让一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发展改革委发展**司司长徐林19日说,2016年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将拓宽落户通道,督促各个地区特别是主要城市,即外来人口聚集地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
据介绍,今年我国将努力推进非户籍人口落户城镇。加快实施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建设资金、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三挂钩”政策。
92家房地产公司2015年整体净增利16.9%
**统计局刚刚公布的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均超过2.9%。如果从同比数据看,涨幅更为明显。房价上涨,对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有多大影响呢?我们对已公布年报和一季报预告的公司进行了数据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92家房地产公司公布了年报,92家公司去年整体营业总收入为7715亿元,同比增长22.3%,去年整体净利润为919.2亿元,同比增长16.9%。每股收益排名靠前的公司分别为格力地产、华夏幸福、万科A、新城控股和神州长城。
然而房地产企业去年的好成绩并没有带到今年,截至4月19日,共有44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公布了一季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增的有10家,扭亏的有7家,预减的有8家,首亏和续亏的有19家,亏损上市公司的占比超过了四成。
机构观点:
中投证券认为,楼市有序回暖扩散带动相关投资超预期企稳回升,更有效地推动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目前市场投资风险偏好提升,估值中枢有望上移,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受益受益三大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中长期发展增长前景明显的个股。
平安证券认为,房地产投资及新开工的超预期回升,使得房地产行业政策蜜月期接近尾声,同时部分城市房价的快速上升使得区域政策有收紧的风险,整体板块由基本面回暖驱动估值回升的逻辑面临政策转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随着调控政策的效应显现,二季度销售增速有望大概率收窄。未来区域性调控政策将视房价的涨幅多少而定,而房企扎堆热门楼市导致地王频现,对行业未来利润率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未来板块的整体性机会有限。
2016年究竟要不要买房?
1、对于没有房子的人
如果可以接受长期租房,并且自己有安全投资稳定增值的能力,眼下的房租跟房价比,确实低。不过,一定要记住,你的财产要有其他安全、稳定的增值能力,如果没有,那么可能还是买房会保险一点。
2、对于没有房子、但又确实有购房需求的人
那么,你还是买吧。作为传统华人概念中的生活必需品,房子承载的东西有很多——教育、生活、甚至是夫妻感情、跟丈母娘的关系……都有关。家庭幸福、家的安全感,是很难替代的,这一点女人尤甚。
3、买房一定要“借钱”,要会用银行贷款杠杆
年轻人不要过分担忧还贷问题,中国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平均还款年限是6年左右,有句俗话叫“莫欺少年穷”。做了房奴会更上进,男人更甚。
4、选择物业,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
判断物业价值*重要的是地段。李嘉诚说的核心价值地段观,放到现在一样是真理。
6、市区楼越小越值钱
以后,市中心土地越来越稀缺,想住在市区的人有很多,市区楼越小越值钱。如果你手里有大房子在投资,不如换成几套小房子更划算。
5、告诉你开发商是怎么选择要投资进驻的城市吧!
他们会研究人均GDP、人口净流入、市场供应量这些关键指标,其研究结果是,中国的三大经济圈:京津、长三角、珠三角这些超大型都市群,十年内房价很难出现暴跌,眼下看不到任何外来人口流出迹象。
6、想买房子,我们可以先去看二手房租金
这里不是说要请大家去对比一下月租金和月供款哪个更低,而是去看看租市和买卖情况。租市是个很好的购入考量指标,如果求租的人多,以后承接的买家也多。二手房日后能不能顺利卖掉,是判断一个区域物业供应是否过剩的一个很好标准。很多地方,被炒得热闹,却始终有价无市。
7、不要用房价收入比去计算
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房价,放在全球进行比较并不算贵(**值),不要用房价收入比去计算,因为从1988年起就是错的。
8、买一线城市的房子还是比较靠谱
扯多了,其实就一句话:必需品应该买,投资品对于高手而言是鸡肋,对于一般老百姓,只要求跑赢通胀的,买一线城市的房子还是比较靠谱。
9、市场回归理性,可入手买房
事实上,自全国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政府出台多项楼市调控政策后,市场反应也非常明显,房价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市场对于政策的消化大概需要3个月的时间,此时可出手买房。正是由于购房者的房价的疯狂追涨,才推高了房价,市场中充斥了太多不理性的人,调控就是要将这部分“疯狂”的人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