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霓虹灯照亮了天空,独自走在都市的大街上,望着“繁华”的商业街,繁华的**功臣是房地产,特别是*近十年,也被誉为“黄金十年”,十年究竟改变了什么?
一座座塔吊,一个个新区,屹立在市中心的周围,对现代化的向往取代了几千年的田园牧歌。
“你幸福吗?”这是一个热议话题,幸福感不会因为房子多、房子大而增加,**大家把幸福变成了调侃,表错情和会错意,说明政府在房地产上想给的,能给的,未必是大部分人真想要的。真正的房地产政策是处江湖之远而非在庙堂之高。
房地产民愤大,不在于真有多少人没有房子住,而在于资源不平衡导致部分城市房价高企,在于精英阶层炫富消费,在于土地财政挤压实业,在于房子成为高门槛投资赚钱工具。当然开发商也很委屈,贡献大还没有名分,政府眼里是夜壶,百姓眼里为富不仁。
不管是城市富裕和非富裕者,或是民工,或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迫切的需求不是房子,而是公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放心而负担得起的医疗、由上到下引导的健康生活方式等等,这才是百姓心中的“中国梦”。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房地产调控着墨不多,稍有关联的举措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以及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等。
专家就此解读认为,三中全会应对房价“越调越涨”开出的三剂“药方”是:调控回归市场化,完善土地供应和房产税改革;土地政策决定着土地多寡,信贷政策决定着水分的高低;在超发货币的背景下,信贷政策直接影响着货币多少。这些年来,房地产与货币形成了双向驱动的恶性循环,房价高需要印更多钞票,更多钞票又推高了房价。
货币之火不止,楼市之水沸腾不息,这已形成了共识。
说归说,买归买。中国人就这样。年初不买房,一年又白忙,成为现实。
中国人患了房屋饥渴症,其实我们不缺房子,缺的是家的感觉。
很多人依然会留恋故乡的美,有人问我,你的幸福是什么?我想说,可以依山傍水之地,可以有个小菜园,听不到车声,碧天如洗,没有雾霾,暮色间炊烟四起,万籁俱寂中,春夏是蛙声,秋天是蛩鸣。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目前更多是一种回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玉林即将迎来冬至节,预示深冬到来,以前的调控犹如寒蛩,一个生命周期即将过去。在年终盘点中,新的地产时代即将开始,明年惊蛰时节将开始新的生命周期。